一台“最多跑一次”办事服务机、一个宽敞、明亮方便村民来访的办事大厅,加上2到3名专职工作人员,这是益农镇村级便民服务站的“标配”。
如今,益农全镇20个村社均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,创建率达100%,其中示范型便民服务站创建占比达75%,实现服务“零距离”,让村民办事不出村。
走进群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,“为百姓办好事,让百姓好办事”的标语张贴在最醒目的地方。“村民来这,基本就两件事,一个是开证明,一个是反映问题。”群英村相关负责人说,开证明大多办事服务机能解决,针对群众反映问题,该村安排了村里两委人员每周轮流值班,为老百姓答疑解惑。“小事不出时,中事不出日,大事不出周。”这是群英村便民服务站给予村民的承诺。
此外,群英村还建立了全体村民社员交流群,所有村干部以及负责各类民生的服务人员全部入群,可以随时办事咨询,处理民政、计生、社保等各类事项问题,实现“前台式服务”向“社群式服务”延伸。针对村内特殊人群办事难的问题,面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、残疾人,联络银行等机构服务人员到村、入户,定期开展上门服务,精准对接村民需求。
为了高质量提升便民服务,益农一方面“向上延伸”,承接区级下沉便民服务事项,推动村民就近办理生育登记、个人建房、社会救助等249项便民事项;另一方面“向下扎根”,通过设立全能岗(帮办岗),提供帮办代办服务。同时,通过首问责任、一次告知、延时服务、预约办理等服务机制的落实,提升服务质量,做到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
同时,村社还积极运用科技的力量。比如,群围村依托“智慧小脑”,创建“村民有话说”小程序,全村农户可以随时随地把任何诉求、疑问、意见建议等,通过小程序提交到“小脑系统”上来,网格员可以通过系统回复给各村民。此外,“智慧小脑”还聚焦“困难儿童”“失业人员”“大学生”等群体,着眼落户、子女入学、医保等重点群体比较关注的业务事项,将各部门碎片化的业务政策整合到平台,进行集中咨询、办理,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未来,随着三级便民服务站的建设,益农镇将进一步打造“15分钟办事圈”,切实提升全镇便民服务能力水平,让政务服务“软环境”成为宜居乡村建设的“硬支撑”。